【蔣家駿專欄】

王宗嶽《太極拳論》答問系列之一

作者:蔣家駿            發佈日期 : 28/10/2011

前    

      一九六四年第一次拜見洪師,在洪師家中,他問我能否背誦王宗嶽《太極拳論》,我很尷尬地搖搖頭。接著,我用了三天的時間《太極拳論》已能倒背如流,之後一有機會我就向洪師請教其中的意義。  

    王宗嶽《太極拳論》答問一文,系先師洪均生先生在世時,由作者筆錄整理寫成。後經洪師校定、十易其稿,方才寫成。當時答問的情景歷歷在目。驗證的結果,終生難以忘懷。尤其是1996年五月與洪師最後相聚的十餘日,我又進一步請教王宗嶽《太極拳論》的理法深義。洪師都是身演口授的一一解答。其中身演驗證之處,精微巧妙,“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當時的情景不可再現。為了這一寶貴遺產不被淹沒和訛傳,謹就記憶所及,採用洪師原稿文字,屏息凝思,力求真確,真處見真,以報先師諄諄之教矣!

王宗嶽《太極拳論》答問正文

    問:王宗岳何時何地人、他的著作有哪些?

    答:王宗嶽,清代山西人,乾隆年間(西元1736——1795年)在世。據考,乾隆五十六至六十年,他曾寄寓在河南洛陽和開封一帶,當過塾師,一生酷愛武藝,精拳法、劍法、槍法,研究數十年而頗有心得,著有《太極拳譜》、《陰符槍譜》等書。

    問:《太極拳譜》最初何人所得、內容包括哪些文章?

    答:咸豐二年(西元1852年),河北永年人武霽宇中了壬子科的進士,出任河南舞陽縣知縣,後在舞陽鹽店偶獲王宗嶽所著《太極拳譜》。《太極拳譜》的內容包括《太極拳論》、《打手歌》、《十三勢行功歌》、《太極拳釋名》等四篇。其中《太極拳論》與《太極拳釋名》兩篇文章的體裁為散文,而其餘兩篇都是七言歌訣。說明此處的“譜”字含有廣義的準則或規範的意思,而不是專指“拳架套路的各式動作名稱及順序”。後者則為當今民間所通稱的“拳譜”。

    問:《太極拳譜》是從何人之手流傳下來的,研究成功的代表人物是誰?

    答:是經武霽宇的幼弟武禹襄之手流傳下來的。據說武禹襄從師陳清平學練陳式太極拳,結合《太極拳譜》實踐鑽研,由此發悟,獲益不淺。遂發揮王氏舊譜之義,寫成《打手要言》、《十三勢行功心解》各一篇,又歸納練功要領為《身法十要》。

    武禹襄拳勢緊小,深得王氏舊譜之義,學而後化,自成一家,是研究《太極拳譜》成功的代表人物之一。

    問:《太極拳譜》對後世的影響及後人對它的評價?

    答:百餘年來,它對於後世太極拳的實踐和理論,在繼承、發展和創新方面,都有極為深刻的影響。大凡太極拳學者,對《太極拳譜》普遍表示讚賞,尤其對《太極拳論》一文,一致公認它是太極拳學中最重要的一篇經典著作。

    問:《太極拳論》是否有人作注,注釋是否符合原意?

    答:太極拳流派日多,教者、學者的認識方法、功夫水準各有不同。雖亦有人曾作注解,而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仍然莫衷一是。即如本文“顯非力勝”、“快何能為”之語,原是批判“先天自然之能”,提醒學者重視“學力”並非否定“力”與“快”的“能”,用意在於學科學的用力方法,善於用“四兩”的小力撥動“千斤”的大力。力小、力省則時間自然隨之而“快”。有些文人習太極拳者由於實踐不足未能理解原意,遂強調“意”、“氣”而排斥“力”字,甚至創出“以慢勝快”的奇談怪論。竟將科學的技術變成唯心的玄學。

     問:學習太極拳的人通過對《太極拳論》的學習研究,技藝水準能否得到提高?

    答:《太極拳論》論述精闢,言簡意賅,久為各式太極拳家奉為經典,其文從陰陽動靜之理,學用之法,由外形運動的分合曲直,無過不及的界限,與對抗的剛柔,效果的順背,以至如何由著熟達到懂勁,都講得有條不紊。學者果能善解其意,照其規矩,持久鍛煉,則愈練愈精,從心所欲的神明階段,亦非不可企及。

    但,此文雖非古奧難解,卻非粗讀所能理解的。其中術語必須從實踐中細加揣摩,方能正確認識。如雙重與懂勁的問題,雖文中解為:“欲避此病,須知陰陽”,又說明陰陽對立統一關係為“陰不離陽,陽不離陰,陰陽相濟,方為懂勁”,卻沒說出具體方法。雖說:“無過不及”,“差之毫釐,謬以千里”,卻沒指出以何為界。都不免使學者讀後茫然,無從知曉實際運動中的要領。

    問:我們應該以什麼為根據來深入探究《太極拳論》中沒有說出的具體方法呢?

    答:我初學吳式于劉慕三先生。先生即承示以《太極拳論》手抄本。後從陳發科師學習陳式,漸悟文中“隨曲就伸”之語,即螺旋運動,通過推手散手試驗,又悟“左重則左虛”是講手的配合不許上下全實,以避免雙重。也從而理解怎樣“牽動” 才能做到“四兩撥千斤”。因此就個人從實踐中的體會曾撰文“王宗嶽《太極拳論》臆解”,以告學者。但從陳式理法作為論據,或許有人認為我有偏見。其實王論寫在楊式創行之前,因而我認為王論應同陳論,以陳式理法解釋王論,正如以鑰開鎖,恰恰吻合。是否得當,願識者鑒之。

    問:“太極者,無極而生,陰陽之母。”怎樣理解?

    答:極是頂點,極限。加一“太”字,猶如我們習慣說的原始。我國古代所謂“太極”,含有一切事物發展變化的開始之意。無極是無的終點。說太極是由無極發生的完全符合世界上事物發展的規律。

    俗語常說:“無中生有”。一切的“有”都是從“無”中發生的。宇宙的“有”是不可限量的。不過人的知識受到生理和環境等等條件的局限,不可能一一預先見出來。必須從不知之“無”而有所發現,然後才能有所發明,進一步而有所創造,達到有所前進。發現、發明、創造、前進,又都是依靠科學知識而獲得的。但這是外因。它的內因離不開陰陽二氣,陰陽之氣是互相矛盾,互相推動,而又互相制約的,能推動變化,所以說為“陰陽之母”。

    問:“動之則分,靜之則合。無過不及,隨曲就伸。”指何而言?

    答:這幾句是說明動靜的方向為開、合。開、合的限度要適當而無過、不及。尤其重要的是,它指出了動靜的基本規律為“隨曲就伸”,正是表達出螺旋形的運動形式。

    按說動靜的分合,只是自然現象,“無過”、“不及”、“隨曲就伸”則是科學的方法。我們聯繫陳式太極拳的順逆纏絲,可以體會“隨曲就伸”中必然包括著自轉與公轉。人的動靜開合,連初生的娃娃都會,同時也自然會自轉和公轉,這是人類的本能。也就是內因。至於開合、曲伸的無過、不及,卻必須通過學與練,才能做到十分恰當。

    但是,本文只講出“無過不及”,卻沒有說明以何處作為標準,未免使人迷惑。陳氏十六代後裔陳鑫先生(字品三)在所著的《陳氏太極拳圖說》中提出:“兩手各管保護半個身體,以鼻為界。”這就比王論講得清楚些。不過手部運動線路,並不經過鼻前。因此我教學生是以手心斜對心口為界。陳鑫先生又提出運動中自轉的纏法有順、逆之分。我根據陳發科師示範動作的變化,在自轉的順逆變化之中,同時有前後、左右、上下公轉,而找出公轉正旋、反旋的規律,並從實踐中體會出“過則勁頂,不及則勁丟”的規律。

    按照以上情況來看,又可以體會到,在身法、步法、手法的上下配合,處處都要嚴格掌握無過不及的規律,而且是差之毫釐,必然謬以千里。

    問:“人剛我柔謂之走,我順人背謂之粘。”怎去理解,怎樣去應用?

    答:這兩句是說推手、散手的規律。對方用剛勁來進攻,我方必須以柔來走化。乍看起來,似乎不難理解,但在初學者以柔應剛,雖然不頂了,但又易出丟勁。

    因此,我們必須瞭解如何用剛用柔?怎樣是柔?怎樣是剛?以及剛柔如何配合變化?沒學過陳式拳法,或學陳式拳不懂纏法,他所用的剛和柔都不免直線進退。或者懂得走公轉的弧線,而不會用自轉配合公轉。所以在本身的感覺用剛則頂,用柔則丟。陳式太極拳的動作不論大小都在旋轉,如果轉半個圈,便是180度的弧線和點組成的(實則應是由點成線)。與對方接觸之處,遇線則感覺到是柔的,遇點則感覺到是剛的。但我方的點碰到對方的線則必然滑過去而又成柔的。只有以點對點,方能顯出剛來。如果雙方都是正面的點,又會形成頂勁。誰的勁大,誰的動作快,就會贏;而勁小的、動作慢的就被頂出去。陳式太極拳雖然需要用自己的點碰對方的點,卻用的是旋轉中的輻射的點,所以勁發而不覺頂。

    但又怎樣使人背我而順呢?我認為這是和身、步、手法的公轉配合有關的。概括地講,便是自轉要因敵變化順逆,公轉要因敵變三角形。不論是手與手、步與步、或手與步的配合,都應當是三角形的。

    又,“人剛我柔謂之走”,必須用自轉的方法使對方失去平衡。而“我順人背謂之粘”,就是要使對方處處形成背勢,我方順勢隨意進擊。

    問:“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對其中“急應”和“緩隨”如何去理解?

    答:這兩句講到時間也要因敵變化,當然同樣要求“無過不及”。太極拳交手的規律:“彼不動,己不動”。這個方法是有理有利的,無過不及則是有節的。因為太極拳雖然也可以說是比較高深的一種武術,它的戰略卻以自衛為主,正符合“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原則,這就是有理的。不先動手,對方無法看出我方的動向,豈不是有利?無過不及,不發著則已,一旦發著,則所攻擊的目標必然準確。同時又可保證自己重心的平衡,更較安全。

    由於動作的時間因敵應快則快,當慢則慢,所以練拳也應快慢相間的運動。但陳式太極拳要求快慢相間的練法,是指全套慢全慢,快則全快,並非一式的動作忽慢忽快。並非如某所講的:“轉關宜慢,過了轉關則加快”。更不可誤認為太極拳是能夠以慢勝快的。


Copyright©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香港蔣家駿太極拳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