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設課程】

【傳統養身功法】

八段錦七言口訣

預備式:

頭向上頂,下頦微收,舌抵上腭,雙唇輕閉,沉肩墜肘,腋下虛掩,胸部寬舒,腹部鬆沉,收髖歛臀,上體中正,呼吸徐緩,氣沉丹田。


第一式:

兩手托天理三焦

(1):

通過兩手交叉上托,緩慢用力,保持伸拉,可使“三焦”通暢、氣血調和。

(2):

通過拉長軀幹與上肢關節周圍的肌肉、韌帶及關節組織,對防治肩部疾患、預防頸椎病等具有良好的作用。


第二式:

左右開弓似射雕

(1):

展肩擴胸,可刺激督脈和背部俞穴;同時刺激手三陰三陽經等,可調節手太陽肺經等經脈之氣。

(2):

 

可有效發展下肢肌肉力量,提高平衡和協調能力,同時;增加前臂和手部肌肉力量,提高手腕關節的靈活性。

(3):

有利於矯正不良姿勢,如駝背及肩內歛,很好地預防肩、頸疾病等。


第三式:

調理脾胃須單舉

(1):

通過左右上肢一鬆一緊的上下對拉,可以牽拉腹腔,對脾胃中焦肝膽起到按摩作用,同時;可以刺激位於小腹、胸肋部的相關經絡以及背部俞穴等,達到調理脾胃和臟腑經絡的作用。

(2):

使脊椎內各椎骨間的小關節及小肌肉得到鍛煉,從而增加脊椎的靈活與穩定性,有利於預防和治療肩、頸疾病。


第四式:

五勞七傷往後瞧

(1):

“五勞”指心、肝、脾、肺、腎五臟勞損;“七傷”指喜、怒、憂、恐、驚、思七情傷害。本動作通過上肢伸值外旋扭轉的靜力牽張作用,可以擴張牽拉腹腔、腹腔內的臟腑。

(2):

 

往後瞧的動作,可刺激頸部的大椎穴,達到防治“五勞七傷”的目的。

(3):

可增強頸部及肩部關節周圍參與運動的肌群收縮力,堵強頸部運動幅度,活動眼肌,預防眼肌疲勞以及肩、頸與背部等疾患。同時;改善頸部及腦部血液循環,有助於解除中樞神經系統疲勞。


第五式:

搖頭擺尾去心火

(1):

心火,即心熱火旺的病症,屬陽熱內盛的病機。通過兩腿下蹲,擺動尾閭,可刺激脊柱督脈等;通過搖頭,可刺激大椎穴,從而達到疏經泄熱的作用,有助去除心火。

(2):

搖頭擺尾過程中,脊柱腰段、頸段大幅度側屈、環轉回旋,可使整個脊柱的頭段、腰腹受臀、股肌群參與收縮,既增加了頸、腰、髖的關節靈活性,也增強了這些部位的肌力。


第六式:

兩手攀足固腎腰

(1):

通過前屈後伸可刺激脊柱、督脈以及命門、陽關、委中等穴,有助於防治生殖泌尿系統方面的慢性病達到固臂壯腰的用。

(2):

通過脊柱大幅度前屈後伸,可有效發展軀幹前、後伸屈脊柱肌群的力量伸張性,同昤對腰部的腎、腎上線、輸尿管等器官有良好的牽拉、按摩作用可以改善其功能,刺激其活動。


第七式:

攢拳怒目增氣力

(1):

中醫認為“肝主筋,開窍於目”。本式“怒目蹬眼”可刺激肝經,使肝血充盈,肝氣疏瀉,有強健筋骨作用。

(2):

兩腿下蹲十趾抓地,、雙手攢拳、旋腕手指逐節強力抓握動作,可刺激手、足三陰三陽十二經脈的俞穴和督脈等;使全身肌肉、筋脈受到靜力牽張刺激,長期鍛煉可使全身筋肉結實,氣力增加。


第八式:

背後七顛百病消

(1):

腳趾為足三陰、足三陽經交會之處,腳十趾抓地,可刺激足部有關經脈,調節相應臟腑的功能,同時;顛足可刺激脊柱與督脈,使全身臟腑經絡氣血通暢,陰陽平衡。

(2):

 

顛足而立可發展小腿後部肌群力量,拉長足底肌肉、韌帶,提高人體的平衡能力。

(3):

落地震動可輕度刺激下肢及脊柱各關節內外結構,並使全身肌肉得到放鬆,有助於解除肌肉緊張。

 

收勢:

氣息歸元,放鬆肢體肌肉,愉悅心情,進一步固練功效果,逐漸恢復到練功前安靜昤的狀態。



Copyright©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香港北區青苖太極拳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