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式洪架太極拳—文集 】

太極拳武術屬性研究 — 太極拳的健身與養生

明末清初間,陳王庭吸取戚繼光《拳經》三十二式及其拳理拳法匯合眾家之長而創造的陳氏太極拳,由於時代需要不同,當初太極拳是重於技擊性的。拳路中有騰空連續上踢的“踢二起”,擺腳跌叉的“一堂蛇”,震足發力的“演手紅拳”又名“火焰攢心”,撲前掃後的“鬼蹴腳”,撲腿下腰的“七寸靠”等腰腿極為柔軟的高難度動作。

一切事物總是隨著年代、時間、地點和條件的不同而變化著的。隨著時代的進展,陳王庭的太極拳,既有繼承典型的一面,也有創造發展的另一面。一百年前,由於火器的進化,冷兵器、拳技之勇在戰場上的作用逐漸縮小,促使武術家們從新考慮練習武術的目的和發展方向的問題。 因此, 太極拳家開始提出了:“詳推用意終何在?益壽延年不老春”的口號,這是太極拳從技擊轉向強身健體的啟蒙思想。另外,對於過去那種運動量較大,難度較高的武術動作,現在已經很難普及推廣,對於老年人來說,即使是鍛煉有素的武術家到達老年期也是不能適應的。這是太極拳動作上必然要引起變化的另一發展規律。

如上所述,在一百多年前,太極拳的發展著重在技擊方面,而近百年來則向技擊、競賽、強身健體和療病保健四個方面不同的發展對於如何定位太極拳的功能,我們必須運用發展辨證的歷史唯物主義觀點,以實事求是的態度,根據不同歷史時期的特點來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就我們今天所生活的時代來說,既不能全盤否定太極拳的武術技擊性而只談其養生保健作用,反之亦不能只強調其技擊性而忽略其養生保健作用。由於太極拳強調輕、松、圓、 靜;訓練原則主張由松入柔、運柔成剛、剛柔相濟 ;同時又結合了導引、吐納、和經絡學說,採用了螺旋纏絲式的圓形運動,就更擴大了運動效果、加大爆發力量,這一系列的訓練方法和原則,目的雖為技擊,但它本身就包含著強身健體、療病養生的因素。

現以陳氏太極拳為例,就太極拳的養生健身之道,略述一二。

陳氏太極拳的動作為螺旋運動,是內動作旋轉時所必須有的外形, 陳鑫先生原來把它稱作“纏絲勁”。這是“以心養氣”於骨膜、骨節之間,“斂入脊骨”,再運行於肌膚之上,由內及外,極為纏綿曲折,在螺旋大小路線上纏繞地進退曲伸而形成為圓形的動作,是陳氏太極拳的精華所在。這種運動使周身節節鬆開,而又節節虛虛對準,以意運氣於骨膜骨節之中,運於肌膚之上,纏繞往來,暢通經絡,氣血周流無滯,不僅能提高“纏繞粘隨”,“引進落空”的技術,同時也起到療病保健、強身健體的作用。

練陳氏太極拳最重要的原則是“心靜用意”。太極拳家稱作“練意”、“練氣”、“練身”,構成了陳氏太極拳練法上意識、呼吸、動作三者密切配合的整體性和內外合一性,成為一種內外兼修形神並練優越的拳術。如果能夠認真做到心靜用意,常年堅持練拳,則會使有關部位神經都處於一定程度興奮狀態,導致氣血循環加速,經膜和毛細管擴張,開頭會出現發熱、發漲的感覺;運動時的手指肚似有衝動發射的感覺,會陰,湧泉等穴和小腹諸部有震動的感覺。另外,隨著動作的伸縮旋轉,腹腔內氣流咕咕作聲,全身有輕鬆的上升之感,又有向下松沉之意。練太極拳所以能夠治療各種慢性病,能夠增強體質和精神煥發,保持工作能力和延長壽命,其根本原因正是在於“靜中觸動動猶靜”的原則對人體所起的良好作用。

陳氏太極拳要求肢體內外充分放鬆,是和心靜用意同樣重要的一個原則,是貫徹“用意不用力”,減少動作時用力不當的重要措施。運動時在心靜的前提下用意引導肢體內外各個器官、關節和肌肉放鬆,逐步做到全身不該用力處毫不用力,內外各部分無一處不放鬆。陳鑫先生拳論中說:“沿路纏綿,靜運無慌,肌膚關節,處處開張”。就是說運動時要心靜不亂,動作纏綿輕靈細膩,肌肉、皮膚和骨節沒有一處不放鬆的地方。

練拳時,動作輕緩可以逐步體會和糾正全身內外有放鬆之處,因此練陳氏太極拳是從動作輕緩中求得內外放鬆的。通過長期內外放鬆的練拳,在快速動作中(發勁)也保持內外放鬆的狀態,這就是通常說的在緊張情況下的“從容不迫”。放鬆從養生保健方面來說,是一種在運動中兼修“靜行功”的“動中求靜”的練習方法。陳氏太極拳的放鬆,不限於肌肉、皮膚和骨節,它要求中樞神經系統,內臟器官,肌肉、皮膚和骨節都要同時放鬆,亦要求全身內外都放鬆。這種內外合一的鍛煉方法,好處很多。第一,可以不引起情緒上的緊張;第二,可使腹式呼吸(自然呼吸)和橫膈運動不受牽扯,在療病保健上和技擊上都可以發揮更大的作用;第三,“肌膚骨節、處處開張”之後,氣血周流無滯,氣行於骨節隙縫之中,能加強節節貫串的作用,使機體產生彈性,促使血液迴圈,使氣血暢通,起到恢復和增進健康的作用;第四,皮膚觸覺和體內感覺,眼的視覺的靈敏性,動作上的順遂和圓活性都能獲得高度的發展;第五,全身骨節由於放鬆而自然下沉,發展了下肢的支撐力,胸部的肋骨節節下沉,外向前合,有助氣沉,穩定了重心;第六,能夠發展力量和速度,因為只有全身處處放鬆了,力量才能毫無阻礙地集中使用,動作才能毫不滯鈍地圓活地加快速度。因此,放鬆有助於做到重心穩定,支撐八面的“靜如山嶽”和動作靈敏,滔滔不絕的“動若江河”。

陳氏太極拳練習的放鬆,對解除疲勞,積蓄力量,提高力量、耐力、速度、靈敏和技巧,都有直接關係。因此陳氏太極拳要求始終放鬆。

在心靜的前提下,用意引導全身放鬆,是我國古代保健養生方法,如靜坐功,靜行功,氣功等所採用的主要修練方法。因之,陳氏太極拳是跟這些養生方法殊途同歸的。而陳氏太極拳的優點是,在適當調整運動量的情況下,能分別適應于療病保健,增強體質和練習技擊不同的需要,這也是陳氏太極拳的適應性極為廣泛的一個原因。

陳氏太極拳的舉動輕緩,是養生健體療病的有效方法,同時也是增強體質,提高技術技巧中快與重的特殊訓練方法。練太極拳時動作的輕緩,既有利於調整呼吸,使呼吸順其自然,也有利於細心檢查動作的正確性和內外協調情況,也更有利於逐步提高耐力,產生出一種輕靈又沉重的內勁。每勢起承轉合,似停非停,氣機漸運,內勁方才貫注充足。內勁充足,隨意自生。周身關節鬆開,以意導氣,貫注於骨縫之中,骨節虛虛對準,又要合住,才能節節貫串,勁到而又靈活。另外,動作輕緩靈活了,體力的消耗才能減少,精力的積聚更多,身體也就更強健了。

陳氏太極拳的呼吸法是采自源遠流長的導引術和吐納法。陳王庭把武術中的手、眼、身、法步的協調動作同“導引”,“吐納”結合起來,這就使陳氏太極拳成為整體的、內外統一的內功拳。在練習時要求意思、呼吸、動作松圓三者密切結合,達到“內外合一”的目的。

陳氏太極拳呼吸法主張:虛領頂勁、氣沉丹田、立身端正,有意識地配合動作引導氣體徐徐有下行的感覺,沉入腹部臍下,力求自然,不許使力硬壓。此即陳氏太極拳的腹式呼吸,它有助於調節神經,“按摩”內臟,暢通氣血,促進新陳代謝,調整呼吸,進一步使動作與呼吸自然協調,做到“形神合一”。另外陳氏太極拳主張用意識指導動作,調節呼吸,在極為寧靜的情緒下進行適度練習,在“氣沉丹田”的基本要求下,隨著動作的變換,使呼吸與“內氣潛轉”協調,逐漸達到“氣遍身軀不稍癡”的要求。通過腹式呼吸運動,膈膜一上一下,內臟作輕微的帶有淺弧形的自我按摩運動,促使各種生理機制活躍起來。

另外,陳氏太極拳調節呼吸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調息法”,還有一種“口呼鼻吸”的“迎氣法”。對運動量較大,特別是在發勁時須口吐氣發聲者,為了適應發勁的速度,常採用“迎氣法”;而對不發勁動作輕緩者,多採用“調息法”。所謂“調息法”,它是一種“悠、勻、細、緩”,“不徐不疾”的呼吸法,純自鼻孔呼吸,“呼吸無聲、不結不滯、出入綿綿,若存若止”。這種“吐唯細細,納唯綿綿”的呼吸法,可以降低肺換氣的次數,控制呼吸,緩和心臟跳動,有助於入靜。另外從療病保健上來講,“調息法”還有一個好處,它可以減少肺臟運動量,使呼吸更為柔和,對肺弱和身體弱者有利無弊。

由以上種種論述可知,陳氏太極拳中一切有利於練功技擊的方法,也都有益於健身與養生。而太極拳由原來的技擊性向技擊、競賽、強身健體、醫療保健等不同方向發展演變之勢,也正是符合了社會發展的規律,是由目前這種先進的生產力水準和社會生產關係所決定的,是歷史發展的必然結果。需要指出的是,今天我們在充分利用太極拳養生健身的同時,也不要丟掉了它固有的武術技擊性,這畢竟是先賢給我們留下來的一份極其寶貴的文化藝術財富。

陳氏太極拳原有七路拳法, 經五傳至陳長興(西元771年--1853年)陳有本這一代, 原來108勢的長拳和太極拳(一名十三勢)第二路至第五路,在陳家溝已很少有人練習,陳氏拳家已經由博返約,專精於太極拳一路和炮捶一路(現稱陳氏第二路);並且從這一時期起,陳氏太極又有老架、新架之分,隨後又出現各種流派的太極拳。隨著師承傳習目的和個人要求的改變,太極拳武術的屬性有繼承,又有創造,派中衍派,流上分流,豐富了太極拳的內容,成為各取所需不同目的太極拳流派。

各流派的太極拳,各具特點和風格,架勢雖有繁簡大小新老的不同,但其訓練原則均主張由松入柔,運柔成剛,要求達到剛柔相濟。這些新創的各流派太極拳都是經過諸前輩在實踐中勤學苦練,下過一番推陳出新的功夫,幾經修改而後定型的。因此只要能遵循因人而異和循序漸進的原則,它們都分別適應于療病保健、強身健體和練習技擊等不同要求。



Copyright©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香港蔣家駿太極拳會版權所有